首页
品牌
产品
报价单
新闻

宁国市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怎么样?

宁国市地质概况

一、地形地貌

       宁国市位于皖南山地丘陵区,全市地势南高北低,东西山川起伏,地形以丘陵(高丘、低丘)、低山及陡峭的中山地形组成。境内山势巍峨,绵延起伏,重峦叠翠,气势雄伟,沟谷幽深,山坡陡峭,县内千米以上的山峰20座,800-1000m的高峰59座,均座落在东南至西南部,最高峰为龙王山高度1587m,地势最低点为北部港口镇,海拔仅40m。全市海拔200m以下高程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3.9%,海拔200—500m高程面积占41.8%,海拔500m以上的高程面积占14.3%(其中1000m以上的高程面积占0.6%)。

   

 

宁国市地貌类型主要有:

   

中山

      分布为六个片:龙王山、汤公山、瘌痢尖、阴山~凤龙山、龙池山、高峰~一峰尖。其中面积最大的为瘌痢尖一片,东起仙霞乡龙门村,西至南极乡梅村,面积55.33 km2。

   

低山

       低山分布,一是在中山地带向下延伸的区域;二是沿县境边缘单独成低山地带,较大面积的低山带有:云峰~东瓜山~狮子山~平头山~四光山~老虎坪~白鹤老仙低山带,面积154 km2;砂帽石~狮子山~麻雀山~八亩山低山带,面积55.33 km2; 牛头山~大岭头~天竺山低山带,面积112 km2;罗汉肚子~白蛇坑山~梅岭低山带,面积72.67km2。此外还有阳壕山、吴培岗、蜡烛山、黄泥包、黄金山、麻姑山等低山。

   

高丘

       是宁国市主要地貌类型,在境内广泛分布。主要分布地区大体沿东津河、中津河、西津河干支流向前延伸。西津河干支流两岸从河沥溪镇嵩山尖至胡乐乡与绩溪接壤;方塘乡南部与旌德接壤。中津河干支流两岸从竹峰金斗山至甲路乡、霞西乡的南部。东津河干流两岸从梅林至云梯,支流从宁墩至万家乡塘埂、从宁墩至南极乡江村。此外还有河沥溪至港口的高丘。

   

低丘

       主要分布在境内中北部和沿东津河延至中澳、沿中津河至霞西的区域内。分布连片的区域有:①太平、山门低丘片,从县境北缘起至青龙乡袁村,与台地相间交错分布,面积24.67 km2;②畈村至汪溪乡低丘片,面积32km2;③梅林至霞西低丘片,包括连接到竹峰乡低丘片,面积30km2;④中溪镇低丘片,面积23.33km2。

   

河谷平原

        俗称“平畈”。主要分布在水阳江上游、东津河、中津河、西津河干支流两岸。面积较大的河谷平原有:①港口平原,包括港口镇10个行政村,面积23.87km2;②河沥溪平原,包括河沥溪镇及汪溪、竹峰、畈村等乡23个行政村,面积55.33km2;③宁墩平原,包括宁墩、中溪等乡(镇)10个行政村,面积19.87km2;④方塘平原,包括6个行政村,面积12.13km2。

   

盆地

       全市面积较大的山间盆地有:①仙霞乡杨山盆地,包括5个行政村,面积3.53km2;②仙霞盆地,包括仙霞、云梯两乡8个行政村,面积10.93km2(见图2-1宁国市地貌图)。

 

 

 

二、气象与水文特征

   

⒈气象

    工作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亚湿润气候区。气候温和、雨量充沛、日照尚足,四季分明。春季气温回暖早,不稳定,春末夏初,降水集中,有洪涝,夏季有伏旱,秋季降温快,常有秋绵雨。

   

①温度

    年平均气温15.4℃,年际变动一般在14.8℃至16.4℃,最热的7、8月平均气温27.5℃,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3.5℃,极端最高气温是41.4℃,极端最低气温是-14.5℃;在垂直分布上,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, 一般每上升100m,气温就降低0.84℃。全年无霜期226天(见图2-2)。

 

②降水量

    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,工作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89.7mm,最大年份是1983年,降雨量为1989.9mm,最少年份是1978年,降雨量为1206.2mm。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983年7月5日,日降雨量达248.7mm。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,6月份雨量最大,4-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5%,11月至翌年2月约占年降水量的14.3%。降雨量集中在5—7月份,一般在165 mm以上。

    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,形成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同的特点,中山区降水量多于低山丘陵区,低山丘陵区多于山间、河谷盆地,随着海拔高度上升,降水量增多,南部山区年降水量在1500 mm以上,其它地区在1300—1400mm。全市一般都在1300—1580 mm之间(见图2-3)。 

     该市降水年际变化大,雨季雨量过于集中,特别是4-8月份,雨日多、量大,一次性降水连续时间长,常常发生洪灾和突发性滑坡、崩塌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。

   

③蒸发量

    宁国市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64.4mm,最大年蒸发量为1715.7mm,最小蒸发量1170.3mm,一年中7、8两月蒸发量最大,约占全年的30%左右。年平均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相差不多。

   

⒉水文

   

        宁国市水系属长江流域(水阳江流域),水资源丰富,以地表水为主(见宁国市水系图),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。地表水资源分属水阳江、青弋江、钱塘江三个水系。其中水阳江水系流域面积为2369.4Km2。共有大小河流465条,河道总长1734.6Km。平均河网密度为0.7Km/ Km2。全市年地表泾流量为24.55亿立方米,地表泾流深856mm。主要河流有:东、西、中津河等,其中东津河流域面积约为1013.9 Km2,占全市总面积的41.14%。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,受地下水补给很少,河水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。又由于该市水系是源头河流,河床一般比降较大,每年的四、五、六、七月份雨季,地表迳流量大,最大可达1210-1980m3/s,水土流失较严重,含砂量0.14kg/m3,使河床淤高,沿河两岸极易产生洪涝灾害,并诱发地质灾害。

 

 

 

三、地层岩性、地质构造

 

⒈地层岩性

 

      工作区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,出露有震旦纪、寒武纪、奥陶纪、志留纪、泥盆纪、石炭纪、二叠纪、侏罗纪、白垩纪地层及河谷地带发育的第四纪地层。

 

      震旦纪地层有休宁组(Z1x)、南沱组(Z1n)及兰田组一皮园村组(Z2l-p),主要分布在工作区南部,部分分布于东南部。其主要岩性为砂岩、页岩、碳酸盐岩、硅质岩、泥岩。

 

      寒武纪地层有西阳山组(∈3O1x)、黄柏岭组(∈3h)、杨柳岗组(∈2y)及荷塘组-大陈岭组(∈1h-d)。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东南大部分地区。主要岩性有:碳质硅质岩,泥岩、页岩、白云质灰岩、泥质灰岩、钙质页岩。

 

       奥陶纪地层有黄泥岗组-长坞组(O3h-C)、胡乐组-砚瓦山组(O2h-y)及印渚埠组-宁国组(O1y-n)。主要呈NE-SW向分布于工作区中部。其主要岩性为钙质泥岩、页岩、灰岩、泥灰岩、碳质灰岩、泥岩、细砂岩、含钙质结核泥岩。

       志留纪地层有唐家坞组(S3t)、康山组(S2k)、河沥溪组(S1h)、霞乡组(S1x)分布于工作区西部至东北部。主要岩性:粉砂岩、粉砂质页岩、细砂岩、长石石英砂岩。

 

       晚古生代泥盆纪地层(D3C1w)、石炭纪地层(C)、二叠纪(P)地层在境内分布不多,仅在区内西部及北部有少部分出露。其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、灰岩、砂质页岩、泥岩、粉砂岩、砂岩。

 

       中生代地层三叠纪(T)灰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西北部,侏罗纪地层黄尖组(J3K1h)、劳村组(J3lc)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东南部,白垩纪地层仅出露赤山组(K2c)主要位于工作区东南一线,北部有小面积出露,其岩性主要有流纹质凝灰岩、泥质粉砂岩、砂岩、砾岩屑砂岩等。

 

       第四纪地层主要出露于河沟两侧、谷地,少数分布于垄岗之上,其岩性为含砾粘土。

 

       工作区内岩浆岩分布不多,主要有桐杭岩体、刘村岩体、仙霞岩体的局部出露。其岩性为花岗闪长岩、花岗闪长岩。侵入时代为燕山期(J3-K1)(见表2-1宁国市地层表)。

 

 

⒉地质构造

   

工作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部的江南隆起带。由于经历了不同构造层次多期叠加变形,地质构造较为复杂。受绩溪断裂和虎岭关-月潭断裂的控制,形成了以北东向构造为主体的格局,各期运动形成了一系列不同规模的褶皱,断裂。

   

五、岩土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

   

⒈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

   

      该区主要由碎屑岩、碳酸盐岩、浅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,褶皱断裂发育,主要以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为主,绩溪断裂贯穿全区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 根据岩体结构类型和坚硬程度将区内岩体划分为①坚硬块状花岗闪长岩组:为位于宁国市东南端的仙霞岩体,岩石风化强烈,易出现危岩、崩塌现象。岩石干抗压强度82.7—140.6 Mpa,岩石强风化厚度一般2.5—3.5m。②坚硬-较坚硬弱岩溶化灰岩夹砂页岩岩组:分布于桥头埠-胡乐司一带,其晚寒武世早奥陶世西阳山组地层风化强烈,由于人工切坡造成多处崩塌、滑坡,岩体极不稳定。岩石干抗压强度51.1—68.6 Mpa,岩石强风化厚度一般0.5—1.5m。③坚硬-较坚硬砂岩、凝灰质砂岩岩组:受北东向构造控制而呈北东向展布,贯穿工作区中部,岩石风化强烈,沟谷深切,“V”型谷发育,不稳定,常易出现崩塌、滑坡等地质灾害。岩石干抗压强度68.4—246.2 Mpa,岩石强风化厚度一般1.0—1.5m。④较坚硬泥岩、砂页岩岩组:分布于工作区南部,岩体较稳定。岩石干抗压强度6.2—51.1 Mpa,岩石强风化厚度一般2.0—2.5m。⑤坚硬-较坚硬砂岩、板岩岩组:呈北东向分布于工作区南部,沟谷深切,山体不稳定,易出现崩塌,水土流失严重。岩石干抗压强度38.0—144.0 Mpa,岩石强风化厚度一般2.0m。

   

      土体类分为卵砾类土、粉细砂类土和粘土-砾石类土、粘土类土。土体类主要沿津河分布。允许承载力多在0.2-0.4Mpa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 区内地震活动不强烈,烈度区划小于VI度,地壳稳定。

   

⒉水文地质条件

    受自然地理与地质构造条件及地层岩性的制约,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,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及寒武纪、奥陶纪灰岩溶蚀裂隙和溶洞等空隙中,沿现代河谷分布的第四纪松散岩类赋存有少量孔隙水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,径流、排泄条件良好,地下水的水质好,但水资源量不大。

  

六、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征

   

       区内人类工程、经济活动主要为:道路建设及城镇建设、民用房屋建设、水电站、水库建设、旅游项目开发等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 全市有各类公路91条,实际通车里程750 km,包括省级道路5条、县级道路23条、乡村道路32条等,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各地的道路网络。另外,境内尚有铁路69.15km。改革开放以来,道路及城镇建设加快。位于区内北部港口镇,有煤矿资源分布,有港口一矿、港口二矿、胜利煤矿及多处小煤窑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 全区有39处小水库,工作区西部有大型水利工程—港口湾水库。

 

 

 

销售电话:021-51087198 021-51087298 13816958545
传真:021-51087398
邮箱:
联系地址:上海市东方路971号钱江大厦18G
上海皖宁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| 版权所有 © 2008-2025 沪ICP备19012967号-1